中新網北京5月18日電 (記者 杜燕)今天,國內首家“中國建筑思想文化研究院”在京成立,今后將開展中國優秀建筑思想、歷史文化研究,推進知識創新、理論創新、方法創新,建立中國學派的建筑理論話語體系,提升國際話語權。
北京建筑大學與中國建筑學會今天簽署全面戰略合作協議,雙方協定共同建設國內首家“中國建筑思想文化研究院”。該研究院將建立中央城市與建筑思想研究所、傳統建筑思想與哲學研究所、傳統建筑營造技藝研究所、傳統園林營造技藝研究所、當代中國城市發展研究所、當代中國建筑理論與評論研究所、當代世界建筑文化發展研究所、傳統建造工藝與材料實驗中心、傳統建筑思想文化檔案館、中國建筑思想文化傳播中心等10個研究機構。院址位于北京建筑大學。
研究院將堅持“校會合作、優勢互補、協同創新、互惠共贏”的原則,融通各種資源,推進知識創新、理論創新、方法創新,對中國建筑與城市思想哲學、傳統與當代建筑文化觀念、當代世界建筑文化發展等領域開展研究,建立中國學派的建筑理論話語體系,提升國際話語權。
此外,研究院將梳理中國各時期優秀建筑思想文化的發展脈絡,總結改革開放以來城市建設的利弊得失,促進本土建筑理論和建筑評論的廣泛開展,為世界建筑思想與文化寶庫添加來自中國的創造性貢獻。
北京建筑大學校長張愛林表示,中國有龐大的建筑遺產,尤其是首都北京,不僅是千年古都,也是一座現代新城、國際化大都市,“北京城本身就是一座歷史建筑和現代建筑的宏大博物館,建筑遺產是北京歷史名城的深厚文化根基,修復、保護北京特有的古都風貌、建筑風格等是時代賦予的歷史責任。”
他表示,此次該校與中國建筑學會簽約,標志著雙方全方位、多層次的交流與合作進入了全新的發展階段,今后將攜手推動建筑業綠色發展、科學發展。
簽約儀式后,中國建筑學會與北京建筑大學聯合主辦的2017建筑遺產保護博士論壇舉行。來自清華大學、北京大學、同濟大學、法國巴黎索邦第一大學等高校的專家學者圍繞“建筑遺產保護傳承與創新”進行主題報告,并就“中國建筑遺產保護前沿理論探索”及“中國建筑遺產保護技術實踐研究”兩個話題,對各自在建筑遺產保護領域中取得的教學及科研成果進行交流。(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