身在建筑行業的您可能會發現,“告知承諾制”遍地開花,繼北京、上海、浙江之后,江西、河南、四川、陜西七省市相繼投入試點。廣東省目前尚未有相應的政策出臺,但是出臺的可能性非常大。看起來,告知承諾制勢頭大好,不久之后就能推及全國了。那么,建筑資質還值錢嗎?
一、什么叫告知承諾制
所謂“告知承諾制”,指的是建筑資質申報時,相關部門將所有條件一次性告知企業,企業做出滿足條件的承諾。之后主管部門自行比對信息,直接辦理審批手續。
這樣一來,“事實審批”變成了“形式審批”,無論流程還是門檻,難度都大大降低。
二、泥沙俱下,建筑資質會貶值嗎?
很多企業疑惑,在這樣“松散”的審批程序下,好的企業和不好的企業統統過審,會不會使建筑行業更加魚龍混雜?更重要的是,“建筑資質”會不會成為一張“白紙”,面臨貶值?
答案是:不會的。
最明顯的例子是,從今年公布的過審名單來看,建筑資質通過率明顯下降了。
事實上,在“告知承諾制”下,核查更加嚴格了。
1. “事前核查”轉為“事后核查”
傳統審批中,事前核查十分繁瑣。“放管服”之后,申請、受理、審批、公示、公告流程一氣呵成,企業只需在第一步“申請”時提交“承諾書”,余下手續由主管部門直接辦理,幾乎不涉及核查事宜。
審批決定公布后,真正的“核查”重頭戲才出場。主管部門在下發審批決定后6個月內,派出專家組實地考察。發現虛假信息,“黑名單”伺候。
2. “重審批、輕監管”轉為“寬進嚴管”
傳統審批模式中,建筑企業擁有建筑資質后,基本就可以高枕無憂了。實行“告知承諾制”后,辦理流程雖然簡單了,但后續的監管卻是360度全方位的。
3. “一查定音”轉為“長效監管”
傳統模式中,主管部門只在審批時嚴查一次,后續就不怎么管了。“告知承諾制”下,監管是長效的、動態的,違規信息隨時都會露餡。
4. 業績審查方式:實地核查+四庫一平臺信息比對
實地核查中,重點核查企業業績是否符合承諾書中標準。對大多數企業來說,人員和業績是弱點所在,是最頭疼也最容易造假的地方。經過實地核查,加上共享平臺的信息比對,很多建企怕要難逃一劫。
所以說,“告知承諾制”下,建筑資質證書不但不會貶值,還會更有說服力和含金量。
所以,建筑資質只會隨著政策的收緊而益發增值!建筑資質代辦找廣州冠成建筑技術咨詢有限公司,為您提供量身定制的解決方案,助您早日擁有資質承接大項目!